Planning for Urban Style and Business Format Renewal of the Ancient City of Bijie
项目地点:贵州省 毕节市
规划时间:2018
用地规模:1098 亩
项目职责:文旅策划
规划时间:2018
用地规模:1098 亩
项目职责:文旅策划
毕节古城规划面积约 1098 亩,不仅关乎古城内数十万居民的生活,还涉及数十处文化遗址的保护,这里承载着世代毕节人共同的记忆。然而,如今的毕节老城正面临着新城建设带来的侵蚀,城市记忆不断流失,商业日渐凋零,古城建筑破损严重,文化古迹也遭到损毁。与此同时,曾经的毕节古城人杰地灵,寺庙兴盛、龙门鳞次、商贸繁荣,作为夜郎文明、水西文化的繁盛之地,演绎出了一幅黔西北的 “清明上河图”;而如今,它繁华褪尽,商业凋零、文化遗失、民居衰败,渐渐沦落为毕节市面积最大、人口最集中、基础设施最差的棚户区,散落其中的几十处文物古建岌岌可危,文保与民生之间的困局亟待破解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如何处理好老城民居保护和综合开发的关系,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植入实现城市复兴,如何打造毕节城市文化名片和城市形象品牌,如何打造国家级棚户区改造示范样板工程,成为了本项目的核心关注点。
当下,中国城市发展已迈向 “城市复兴” 的新常态,“留住城市记忆、留住城市灵魂” 成为旧城更新的文化使命。曾经的毕节古城是夜郎文明、水西文化的繁盛之境,而如今却面临诸多困境,我们试图在新一轮的城市复兴中,将毕节古城恢复到明清时期城市空间的最佳状态,让城市生态、文化遗址、特色建筑、民俗文化活动以及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得以复兴和延续。
为实现这一目标,项目有着清晰的规划方向。
01 以 “城市复兴” 为理念,重塑毕节古城灵魂魅力:以 “城市复兴” 为总体理念指导古城更新发展,通过生态修复、城市文脉格局恢复以及民俗文化传承延续,重塑城市的灵魂与魅力,实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。
02 以 “文化复活” 为手段,重拾毕节古城文化记忆:对古城文脉进行提炼,确立古城品牌形象,培育可感知的 “文化城市”,在创新传承历史记忆、文化地标、民俗风情的同时,打造一座有记忆、可体验的古城。
03 以 “格局重构” 为策略,重建毕节古城再生机制:解读古城的生长机制,结合城市总体规划,提出 “大古城” 构建思路,确立 “旧城记忆复兴” 与 “新城创意传承” 联动发展的城市再生机制。
04 以 “街区打造” 为载体,落实毕节古城复兴计划:以 “重点街区、亮点项目” 为载体,采用分期开发的策略,逐步落实古城开发步骤,完成古城的整体复兴。
01 以 “城市复兴” 为理念,重塑毕节古城灵魂魅力:以 “城市复兴” 为总体理念指导古城更新发展,通过生态修复、城市文脉格局恢复以及民俗文化传承延续,重塑城市的灵魂与魅力,实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。
02 以 “文化复活” 为手段,重拾毕节古城文化记忆:对古城文脉进行提炼,确立古城品牌形象,培育可感知的 “文化城市”,在创新传承历史记忆、文化地标、民俗风情的同时,打造一座有记忆、可体验的古城。
03 以 “格局重构” 为策略,重建毕节古城再生机制:解读古城的生长机制,结合城市总体规划,提出 “大古城” 构建思路,确立 “旧城记忆复兴” 与 “新城创意传承” 联动发展的城市再生机制。
04 以 “街区打造” 为载体,落实毕节古城复兴计划:以 “重点街区、亮点项目” 为载体,采用分期开发的策略,逐步落实古城开发步骤,完成古城的整体复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