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ceptual Planning of Huayan Temple · Silk Road Cultural Tourism Zone
项目地点:山东省 青岛市
规划时间:2015-2018
用地规模:90 公顷
项目职责:文旅策划

 

本规划位于崂山棋盘石景区内,主体为华严寺片区,其范围西起华严寺寺前广场,东至黄海海岸,北达返岭村北界,南抵崂山矿泉水厂,规划面积达 90 公顷。该规划以 “华藏世界 丝路佛国” 为定位,对接崂山景区 “上山下海” 的立体交通体系构建,依托寺、村、海、山、茶田等资源基础,以法显西行所带动的交流文化为核心,融合中印交流文化、法显文化与丝路文化,秉持自然素朴、静寂悠远的景观环境格调,以法显在丝绸之路上的故事作为文化展示要素,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魅力的滨海文化交流体验园区,助力青岛成为丝绸之路战略带上的重要文化节点。

 

崂山与法显相关的文化点可构成完整系统,具体包括法显的登陆地 ——“长广郡牢山南岸” 栲栳岛,法显在崂山活动的空间及暂住地,以及后人为纪念法显登陆而建立的纪念空间,如登瀛湾畔的潮海院(石佛寺)和华严寺现有的法显登陆纪念广场。结合当前崂山旅游文化空间系统分析,以及法显与佛教的紧密联系,作为纪念和文化标志的 “法显与海上丝绸之路广场”,选址于华严寺观音广场至反岭村入海口一线。交通规划方面,近期将在华严寺片区设置游船码头,接入海上游船码头体系并配套滑轨站;远期计划建设索道连接巨峰,最终形成海上、山上、山脚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,实现对外无缝衔接。

 

从历史维度来看,青岛地区曾处于海上丝绸之路东航海线的边缘,而法显沿陆上丝绸之路西行,经海上丝绸之路归国并在崂山登陆,他不仅是历史上首位到达印度并取回经书的人,更推动我国佛教从被动熏陶转向主导发展,使青岛崂山成为丝绸佛国之路的历史性节点。
规划深度挖掘法显西行的佛国文化内涵,构建 “一轴一带一寺三区” 的规划结构,其中
“一轴” 为法显文化景观雕塑园;
“一带” 是香水海・滨水休闲带;
“一寺” 指华严寺・华藏世界文化区;
“三区” 分别为丝路繁会・文化主题商业区、海印梵土・文化创意体验区、渔家本味・乡村提升改造区。